项目的小项,也称为项目子任务或者项目组成部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 目标:明确每个小项需要达成的具体目标或成果,这是衡量项目进展的重要标准。

2. 负责人:指定每个小项的负责人,他们将负责该部分的规划、执行和监督。

3. 内容描述:详细描述小项的具体内容和工作流程,包括所需的资源、工具和时间安排。

4. 期限:为每个小项设定完成的期限,保证项目的整体进度。

5. 预算:如果适用,为每个小项设定预算,控制成本。

6. 依赖关系:明确各个小项之间的先后顺序和依赖关系,以便于管理和协调。

7. 评估标准:制定评估每个小项完成情况的指标,如质量、效率等。

8. 风险管理:识别可能影响小项完成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以上是项目小项的一般组成内容,具体可能会根据项目的性质和规模有所不同。

在上一期内容里我们已经讲了,想通过自然语言的介入,把一个已经定义好的编码规则进行扩容,一定会带来体积大、效率低,甚至是编码冲突的问题。

在这里需要强调一下,这几个缺点,只要有人工介入,虽然麻烦一点,也都是可以解决的。而当我们说一个编码体系的分类方式是否好用的时候,所指的一定是用计算机进行编码,并进行自动的数据计算和分析。

再比如,同样的混凝土材料和工种,在预算里可能分布在不同的分包合同里,在对比概预算和结算来支付工程款的时候杭州餐饮小项目有哪些项目,把所有材料大锅炖的Masterformat也会带来一些冲突。

比如预算*有「C40混凝土墙」这个分解项,但这一项可能分布在地下和地上的各个楼层,Masterformat很少考虑施工先后顺序带来的任务安排变化,因此对工程任务组织和分解表达不够充分,也就很难符合动态成本分析的需求。

项目的小项有什么内容组成

对于设计师来说,只能按照项目的构成和使用部位来做限额设计,比如楼板总面积、柱子的总体积等,如果把这些数据都融成一锅粥,就没有意义了。比如估算阶段预计混凝土使用量为2万方,木材使用量为20吨,然后告诉设计师,按照这个限额来进行深化设计,设计就蒙圈了。

这就意味着:这个项目木材多一些石材少一些,那个项目可能就没使用砖石,每种材料都在一个很大的范围里上下波动,这在估算新项目的时候误差就会很大了。

Proffenberger在一项对编码体系的研究*公布了这样的结果:企业对已建成项目的投资数据进行分析的时候,Masterformat体现出的敏感性比较低。比如办公楼项目,混凝土占整个工程投资比例为2%~32%,砖石为0%~20%,金属为0~21%,木材为0~38%。

甲方的投资估算,一般都是根据历史项目的数据分析,把类似的建筑花了多少钱拆解成小的分类,然后把这些小分类按照新建项目的构成比例组合到一起,从而估算出新项目的投资。

项目的投资数据分为方案阶段的估算,初步设计阶段的概算和施工设计阶段的预算。概算和预算的计算方式都是先计算工程的材料、人力、设备等直接费用,再计算费率得到,可以按照材料和工种进行分解。

同样,面向工种和材料的Masterformat,对于建设单位来说已经很好用了,但对于其他人,比如投资方或者设计师,就不是很友好了。

在生物分类的例子最后我们说到,现代的生物学分类方法对于研究食肉动物的专家来说很好用,但对于专门研究所有「圆形耳朵的动物」的人来说,就不怎么好用。

从前面的内容你可以看到,Masterformat是把一个建筑的建造过程拆解成不同的工序、材料和设备,然后再把这些拆解好的项目分门别类进行编码,所以我们说Masterformat是面向工种和材料的编码方式,这一点请你记住,后面还会和其他编码方式做比较。

实际上,欧美和*东地区的很多项目,虽然项目形式各不相同,但工程量清单、招投标文件、项目执行规范的编排,采用的都是Masterformat体系,文件编制后可以用计算机进行管理,也方便不同项目的数据互通。

如果你把Masterformat用作成本计算,也可以通过逐层分解来实现数据的管理。负责混凝土用量的人只需要在03 00 00这一个大类里计算人材机料,而不需要在意其他层次的类别。比他负责的层次要高的人员,可以了把他的数据直接拿来用。

比如你把Masterformat用作工作流程管理,那么高一层的任务就可以包括低一层的所有任务,当每个负责较低层次的人员追踪并提交任务进展的时候,高一级别的任务也就可以自动进行数字化追踪。

就像前面我们举例的生物分类一样,Masterformat采用这样的分类方法,能够带来操作人性化、扩容性好、检索快速,以及数据分级管理几个优势。

第三层编码需要进一步分类的时候,就在后边加一个点,然后补两位扩展编码,比如「03 11 13」现浇混凝土成型,可以进一步细分,「03 11 13.16」是其*的混凝土支护分项。

其*第二层的编码比较*殊,当第一位不为0,第二位为0的情况下,可以多展开一层,比如「03 40 00」预制混凝土,可以进一步分为「03 41 00 结构预制混凝土」和「03 45 00 建筑预制混凝土」。

新版的Masterformat虽然列出了50个分类,但并没有对所有分类进行编码,比如15~20、29~30、36~39等大类都是空的,留给未来扩展用。

从2010年开始,CSI每隔一到两年对它进行一次更新,一直保持着六个分组、50个大类别的基本框架。最新版本是2018年6月版。

于是在2004年,CSI发布了Masterformat2004版,把原来的16个类别扩展为50个类别,又把这50个类归纳到六个分组里。

后来,很多新的产品、材料和工艺涌入建筑业,机械和管道越来越复杂,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市政和工业项目需要编码。这些新的信息都无法编排到Masterformat1995里面。

比如,第三类混凝土工程进一步分成了9个项目,分别是03300现浇混凝土、03400预制混凝土、03900混凝土修复和清洁等等。

最早的Masterformat小的分项一共也就160多种,所以不需要多层分类,总共就两层,在大分类下就是一层具体的项目。每个小项由5位编码组成,前两位代表它所在的分类,后三位是对自身的编码。

1963年,美*建筑规范协会CSI联合加拿大建筑规范协会CSC,共同发布了CSI建筑规范格式,目标是用于项目档案管理、造价管理和编写组织规范。到了1978年,这两个协会又对它进行了修正,颁布了Masterformat第一版。

建筑业是一个需要人深度参与的行业,而且不同层面的人所需要的数据完全不一样。有的人负责采购物资,有的人负责规划工序,有的人负责招投标,有的人负责投资战略,如果把所有建筑信息一股脑丢给他们,就等于是什么都没给。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像文字编码这种很少需要人类参与的活动,对分类的需求比较低。工程师不需要记住所有文字的编码,只需要事先选好一个编码格式,每个文字使用的时候自动调取就行了。

对于一个研究食肉动物的专家来说,这种分类方法当然很好,但如果一个人专门研究所有「圆形耳朵的动物」,那他就得自己去很多类别里自己查找再汇总,就会觉得这个分类方法不怎么好用。

第四,数据可以分级管理。比如,一个专门研究食肉类动物全球分布情况的专家,可以在「目」这个层面调取「食肉目」,它自然就包含了里面猫科、犬科等所有动物,而不需要再往下逐层查找。

第三,编码的检索非常高效。你要查找猫,只需要知道猫大概属于哺乳动物这一个纲,就可以完全忽略其他的域、界、门、纲里成千上万的物种,搜索量大大减少。

第二,扩容性好。新发现一个物种,只需要把它按照一定*点放到相应层面的分类里,按顺序往下编码就行了,对其他分类的编码没有影响。实在需要的话,可以在某一层重新创建一个新的分类。

第一,操作更人性化。比如研究猫科动物的人,可以在「猫属」这个小类别里把猫编号为1,虎编号为2,不需要考虑和犬属里面狗的编码会不会冲突,也不必花心思去研究犬属的编码。

现代分类方法把生物分为域、界、门、纲、目、科、属、种八层,每一层都包含多个更低层次的分类,越是低层的同类相同点就越多,只有最底层「种」才对应着实际存在的生物。

于是人们开始对生物进行分类。早期的分类比较粗糙,**的李时珍把生物分为植物和动物,植物分为草、谷、菜、果、木五种;动物分为虫、鳞、介、禽、兽五种。

目前,人类已经命名的生物有170多万种,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1.5万的速度在增长。科学家预计,地球上的生物可能有1亿种以上。

上次说到的语言编码Unicode,尽管它也会按照一定规则对编码进行分类,比如把同一个*家的语言字符放到一起,但这个分类对人们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如果编码只需要考虑语言兼容的问题,为什么光是北美地区就先后出现了三种建筑编码体系?比起语言编码,建筑编码是不是有更复杂的问题需要解决呢?

1783年,在加拿大的英*留学生W·F·罗伯逊,滑冰很出*,他把在英*学习期间了解到的曲棍球,移到冰上打,并结合“拉克罗斯球”的*点,一种新的冰上运动项目被创造出来,这就是现代的——冰球。

走近巴黎奥运会:大项、分项、小项差别在哪?

在**赛事的发展历程*,部分大项因历史和项目变迁,逐渐分化出不同的分项。这些分项各自拥有独立的技术委员会和不同的竞赛规则、场地要求。正因如此,即便是在同一大项下,这些分项之间也能展现出丰富多样的竞技风貌。

对于巴黎奥运会,其大项数量的调整,既是对现有项目发展情况的评估与反思,也是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判与布局。**队将参加30个大项的比赛,这既是对我***实力的肯定,也是对我*运动员全面备战奥运会的考验。而未参加的足球和手球项目,也反映出我*在这些项目上的竞争力尚需提升,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亚运会,作为**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其项目设置则更加广泛和多元,旨在促进**各*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除了奥运项目外,亚运会还增加了许多在**地区广受欢迎和普及的项目,如卡巴迪、藤球等,这不仅丰富了赛事内容,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东京奥运会项目分析—小项及新兴项目

全能赛由竞速、抱石、难度三项组成。女子夺冠热门无疑是斯洛文尼亚的佳恩布莱*,她包揽了近两年大部分分项比赛冠军,整体实力最为突出。日本、英*选手具有领奖台实力。男子方面更为开放,捷克、日本、奥地利选手各有优势分项,看临场发挥。

【奥运百科】奥运会运动项目有哪些?

在希照德尔菲举行的古代奥运会*包括音乐和歌唱比赛。顾拜旦先生致力于将艺术活动融入奥运会*,因而发起诸多文艺比赛,让艺术家、作家、建筑家和音乐家等有机会展现其作品。这些比赛始于1912年,延续至1948年。如今,文学艺术在运动会期间以另一种迥然不同的方式展现,在开闭幕式*进行呈现。

*际奥委会决定某个运动项目是否可以纳入奥运会,制定其*的分项和小项。但在技术规则方面,则是由各单项运动的*际联合会来规定,如规则、器材、场地、裁判等等。1896年的雅典奥运会*有9个大项和43个小项。而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则有28个大项和302个小项。从这些不同的数据*可以看出奥运会的演变进程。

《冰雪知识微课堂》冬奥史上最具观赏性和表演性的比赛项目是什么?

坡面障碍技巧是单板滑雪项目里其*的一个小项,赛道由道具区 和跳台区两部分组成,在比赛*参赛者需要在两个区域分别作出不同 种类的动作,裁判会根据运动员的动作难度,空*抓板,落地稳定 性,技术的创新以及整体流畅性来打分,当然,选手的动作个性⻛格 也能成为加分项。在单板滑雪的各种比赛类型*,坡面障碍技巧的赛 道⻓、道具种类多,形状也各式各样,常规的基本有像圆桶,⻓杠, S形杠,也有像俩种道具拼接在一起的,跳台大小也有不同,除了常 规的跳台也会出现像钻石一样的菱形斜面跳台,半壁形状,侧面看就 像一堵墙的跳台,在一些大型比赛*道具和跳台也会出现有当地** 的样子,比如在张家口崇礼云顶的****,场地是修建了代表** **⻓城的模样,在⻓城上面放了道具,不同的场地可以充分展现运 动员的各种技巧同时还能考验运动员随机应变的能力,自身的速度感 也很重要,因为每个赛道的设计都是独一无二的,运动员需要自己调 整速度确保落到安全的着落点,该项目比较刺激、有很强的观赏性, 所以这也使坡面障碍技巧项目成为了冬奥史上最具观赏性和表演性的比赛项目之一。

雪上技巧运动员分数由回转分、空*动作分、速度分组成,2014年索契冬奥会后,“回转分”占比从50%提升到了60%,因此掌握更好的回转技术是运动员获取高分的关键。

空*技术动作包括空翻、回环、旋转和空*抓板,从滑行到腾空的过渡距离少于3米,运动员在腾空前需尽全力加速,利用跳台起跳腾空农村残疾妇女创业基地,每次跳跃只允许选手进行1次空翻加转体的动作。完美的着陆也是评判空*技术动作是否成功的关键。

回转动作是指运动员沿下降线绕雪包做小半径连续转弯的动作。比赛*,运动员只能使用同一条线路下滑,*途串线会被扣分。滑行姿势、刻滑技术、运动员的滑行风格等都会影响回转评分。

北京冬奥会雪上技巧比赛分为资格赛和决赛,资格赛排名前20的选手进入决赛。决赛一共进行三轮,使用单场淘汰制,第一轮前12名,第二轮前6名可依次获得晋级下一轮资格。

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比赛场地位于云顶滑雪公园C区,赛道长度为250米,坡度为28度,场地*设有许多密集的雪包,运动员要在陡峭的山坡上,绕雪包急速向下滑行,沿赛道上下分别设有两处跳台,运动员要完成两次不同的跳跃动作。

雪上技巧是自由式滑雪项目的小项之一,雪上技巧选手在布满小雪丘的雪道上滑行和回转,同时完成跳跃腾空的姿态,像猫科动物在雪上跳跃一样,因此又被称为“猫跳滑雪”。

今天晚上,**选手李楠、赵洋将分别亮相北京冬奥会女子雪上技巧资格赛和男子雪上技巧资格赛。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的规则你都了解吗?科普时间到!一文带你看懂雪上技巧比赛

专题:

农村创业家  

农村创业0  

农村创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