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卧铺下铺争议:不尊重个体权利,就不可能拥有道德
火车硬卧下铺能不能坐的问题,很容易被某些喜欢嚷嚷理性客观但最爱极端的人引申为“难道就不能帮帮老人”的质问。其实这并不冲突,也无需极端化。如果我乘坐火车硬卧的下铺,别人坐不坐下铺床边,我其实并不在意,但我坚决捍卫其他人“不愿意让别人坐”的权利。在当下**社会,我觉得捍卫个体权利比呼吁道德重要得多。因为前者实在太少(虽然有些动不动就嚷嚷“年轻人都自私”“自我就是自私”的人会觉得已经太多,但他们实际上连什么是“自我”都搞不清),至于后者嘛,真正的道德固然很少,但挂在嘴边的已经太多,以此形成的对个体权利的侵犯也太多。而且,将这类话题扯到“道德”领域,而不是止于法与理,恰恰是最缺德的表现——没错,和稀泥就是缺德。这是因为,在并不真正尊重个体权利的地方,也不会产生真正的道德。具体到硬卧下铺不给坐这事儿,有两个维度。第一、如果真的尊重个体,那么硬卧的三层卧铺可能十年前就改为两层了。有人说这涉及运载量的问题,显然多虑了,因为在高铁普及后,硬卧需求其实已经有所减少。而且改造也可以采用批量、渐进的方式,先将一部分车进行改造,这样就不会影响运载量。掌握资源的人显然并不尊重、甚至毫不在意使用者的感受。第二、如果代际之间真正尊重个体权利,比如逼婚逼生孩子这种事情没有在社会上普遍存在,个体真的有自主权,能够习惯通过协商解决问题,那么下铺能不能坐也根本不会是问题,舆论也不会陷入互相谩骂。因为一个真正尊重个体权利的社会,大多数人都有同理心,更懂得他人的内心需求,互相帮助反而会发乎自然。它会形成一个真正理想的状态:如果上铺和中铺真的想坐,那么就会有礼貌地征询下铺的同意,也会在对方需要休息时及时离开,而不会一屁股坐下来,或是道德绑架;如果上铺和中铺真的不方便上下(比如老人),下铺也会主动提出帮助。这才是真正的彼此尊重。所以,与其动不动鼓吹道德,不如先尊重个体,个体得到尊重,道德自然会回来的,这是全世界的规律。根据我的经验,越是讲规则的地方,民众道德水准就越高,越是喜欢和稀泥、讲“人情”的地方,道德反而越恶劣。在我走过的城市中,慕尼黑的民众素质堪称最高,我试过许多次,站在街上低头看手头的纸质攻略书,其实只是想找个地址或者看看简介,不出十秒钟就会有人主动走过来,一脸笑容地问我是否需要帮忙。但众所周知,德国人对规则的强调是出了名的,有一位美国作家曾经说过,自己在德国生活了半年后,“感觉就像一匹野狼从荒野搬进了作息规律的动物园”。这年头说起“道德滑坡”,不少人都会归咎于市场经济。这当然是荒谬的,“有恒产者有恒心”,从世界文明史来看,社会整体道德水准和文明度更高的地区,都是经济发达之地。**也早有“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之说,道德沦丧与经济的关系,更多是因为市场的不充分,或者说是没有建立真正完善的市场,反而受到太多干扰,比如权力的寻租等。在道德问题上呼唤“传统”,将古代社会想象为鸡犬相闻的单纯时代,也非常可笑。生产资料和物质的匮乏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历史自上而下的“道德轻蔑”——虽然嘴上将“道德”看得极重。之所以说“轻蔑”,看看历史上**人强调的“优点”就明白了:政治斗争的血腥龌龊自不必说,民间故事所推崇的多是动不动就掐指一算,或是给人塞几个锦囊的“军师”,对诸葛亮、徐茂公、刘伯温、苗光义等人极尽神话。至于日常生活,相比嘴上对道德的推崇,实际上人们更重视的显然是“精明”这样的特质。“没心眼的好人=傻”,是许多人认同的社会等式。对道德的轻蔑,本质上是因为**人对社会关系和等级身份的看重。“每个人都是独立个体”这个概念,如今似乎是文明社会的基准,但在**式语境里却是负面的。从古至今,**最重要的一个处世哲学就是“一个人作为独立的个体是无法在社会上立足的”。所以,**人更强调的是相互依存,而非独立自主。这就使得人们必须建构关系圈子,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类似伯牙子期这种单纯的知音固然是千古佳话,但也仅仅是佳话,大多数人在内心里对此嗤之以鼻。他们显然更认同人的“有用性”,对方的社会地位、职位和关系网,显然比他喜欢读什么书、有什么高雅爱好更重要,一个人的价值,更大程度上在于将来能否“用得上”。所以,“契约社会”一直遥远,“熟人社会”倒是常态。这种功利性的依存关系,必然导致对权威的依附。家庭中强调父权、手工业中强调师徒关系,官僚体系则强调上下级关系。在这种依附关系中,“服从”显然比“独立个体的人格”重要得多。在这种状态下,“个体权利”自然不会被尊重,相反还会被打压。如果连他人权利都不能尊重,道德又从何而来呢?泛滥的只会是挂在嘴边的伪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