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展回眸

更加鲜明的主题推介、更加鲜活的阅读场景、更加优质的现场服务,让走过20年的上海书展形成更加深厚的品牌影响力。



2024上海书展 ©王凯

过去7天的展会上,阅读融入城市生活,浓郁书香溢满申城。

主会场、分会场活动精彩纷呈,共同营造出“书香上海”浓厚氛围,呈现出一届人气旺、市民爱、销量好的上海书展。

大众盛会|造就火爆数据

全国19家出版集团、357家出版社携16万余种精品图书参展,本届书展实现线下图书销售总码洋4814.83万元,较2023年增长约35%。文创产品销售收入近500万元。上海书展“我爱读书 我爱生活”的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



2024上海书展人气旺 ©王凯

7天主会场客流达到了约29.8万人次,周末两天参观券更是全部提前售罄。为解决老年群体购票问题,30家新华书店协助其线上购票,更在主会场设置便民服务点,现场共售票21054张。书展现场咨询服务点、志愿服务岗亭共接待读者超16万人次,邮政服务和包裹寄存近8000单。

本届上海书展集中打造“首发”“首展”“首签”,举办新书发布会、名家讲座、作者签售等阅读活动达1024场,数量同比增长近15%。《唐五代诗全编》、“二十四史”修订本《北齐书》、“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第1000种等重要学术著作首发活动人气爆棚。



新书首发活动吸引众多读者 ©王凯

第十一届上海国际文学周以“故事的边界”为主题,邀请到16位外籍共32位中外嘉宾,推出50多场阅读活动,继续搭建文化交流、文学探讨的重要平台。“行进的风景2024——**作家协会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作品联展系列活动、国学七天七堂课、望道讲读会等众多精彩活动受到读者欢迎,孙甘露、刘庆邦、葛剑雄、马伯庸等众多作家学者在书展现场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第十一届上海国际文学周以“故事的边界”为主题,邀请到16位外籍共32位中外嘉宾,推出50多场阅读活动,继续搭建文化交流、文学探讨的重要平台。“行进的风景2024——**作家协会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作品联展系列活动、国学七天七堂课、望道讲读会等众多精彩活动受到读者欢迎,孙甘露、刘庆邦、葛剑雄、马伯庸等众多作家学者在书展现场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书展巨大的人流量联动“上海之夏”的溢出效应渐显。上海书展首次周五周六持续两晚夜场延迟至21时半,显著带动了周边餐厅、咖啡馆、饮品店、茶室的人气。位于上海展览中心的“永恒的巴黎圣母院”VR展,日均客流量持续攀升,VR展现场参展者日均增长40%,接待观众数量远超预期。近百种图书文创在书展现场销售非常火爆,多款文创卖断货。



图书文创销售非常火爆 ©王凯

全城16个区“一区一特色”分会场和上海图书馆、品牌实体书店等阅读分会场吸引大量市民读者参与,也为所在商圈带来大量关注,静安嘉里中心、浦东联洋广场、普陀真如环宇城等商场在上海书展期间整体客流、销售额都有明显增长。

小众图书|找到忠实读者

一套原价9800元的丛书,在上海书展首发后已被读者买走了30余套。在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展位,醒目地摆放着一排暗红色装帧的《唐五代诗全编》第一卷。这是复旦大学教授陈尚君四十余年唐诗研究的总结性著作,全套50册堆起来,仅比1.75米的陈尚君矮1厘米。



《唐五代诗全编》在书展首发

这样一套竖列排版、全文繁体的艰涩学术著作,偏偏吸引了众多知音为它而来。8月15日,展位上的一个小伙子引起了出版社编辑钮君怡的注意,他对这本书爱不释手,而且抛出了不少专业性极强的问题,随后果断入手。这位叫唐鑫的读者是重庆的一位初中语文老师,00后,近年来一直关注着《唐五代诗全编》的进展,一看到新书首发的消息,他专程飞来了上海。

“没考虑过价格”,哪怕唐鑫才参加工作不久。因为他想到陈尚君分享过自己年轻时买《全唐文》的故事,这套书抵他三四个月的工资,陈尚君虽然觉得有点贵,还是买了,直到后来再去书店,才发现店员不小心把价格标高了。他依然觉得,只要能书尽其用,价值也就体现了。



唐鑫(左)和陈尚君教授

唐鑫说:“价格只是标签,主要还是看你自己认不认可这本书的价值。”更何况书展给了8折优惠,比网上还要便宜1000元左右。因为活动现场人潮汹涌,唐鑫没能等到陈尚君的签名,钮君怡便将活动现场的易拉宝赠送给了他。说起第一次逛上海书展的体验,唐鑫觉得非常过瘾:“线上购书推荐的都是大数据根据我喜好筛选过的书,那就锁定在我已有的认知中了,但是逛书展能拓宽我的视野。”

对于《唐五代诗全编》的销售数据,钮君怡非常惊喜:“我们都以为专业机构或者学者来购买得比较多,所以遇到像唐鑫这样的读者特别感动。”



《唐五代诗全编》

钮君怡的感受并非个例,这场新书首发式,世纪出版集团总裁阚宁辉也在现场见证。在他看来,为高品质的学术文化活动提供平台,为一流的学术文化产品做好服务,是上海书展的一大特色,也是其价值所在——上海书展能够举办最高端的学术文化产品研讨会和发布会,能够每年持续举办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的系列新书首发活动,能够让小众的学术图书找到忠实的读者。

响亮品牌|遇到长情陪伴

“3岁的时候,爸爸抱着我逛第一届上海书展,现在我工作了,都是第一时间把书展消息转发给爸爸,带着他一起逛书展。”连续20年打卡上海书展,陈智芸和父亲昨晚成了本届书展的“荣誉读者”,接过上海书展的荣誉证书和明年上海书展的门票,她感到自己也成了时代的一个小小见证者,“一定每年都会来上海书展!”



陈智芸和父亲成为“荣誉读者” ©王凯

今年书展,陈智芸淘到了好几本喜欢的书,比如同济大学出版社推出的一本关于外滩建筑的书籍。追剧《繁花》,她对上海的建筑产生了浓厚兴趣,这本书中英双语、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她对“建筑可阅读”的理念了解得更加深入了。

90后艾米也是上海书展万千“全勤”读者之一。昨晚6时许,原本要加班的她犹豫再三,还是匆匆走进书展夜场,见证书展又一届落幕夜。



读者争相盖章集章 ©王凯

流连于各个展位盖套色章,艾米最喜欢一枚上海展览中心的建筑图章,蓝天白云下,白玉兰绽放在建筑旁。在东一馆二楼,她无意中在露台邂逅了许多人心中的最佳拍照机位,夜幕下,尖顶上的红色五角星闪闪发光。说起自己的书展感受,艾米感慨:“小时候逛书展就是为了买书,书展就像一个‘超级书店’,如今逛书展,更是为了感受书的文化,买文创、盖章,都是立体化阅读的方式。”

艾米看到,书展因为有很多出版社同场“竞技”,所以对于同一类型的书有了不同的比较,比如同样是世界文学名著,不同出版社的翻译和装帧设计会有不同,让她有了更多选择性。每年她也会关注,今年书展会推荐什么新书,又在关注什么领域和话题,书展就是她掌握时代热点的风向标。



2024上海书展 ©王凯

对医护工作者姚燕萍来说,阅读不仅仅是娱乐消遣,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寄托。上海书展是书籍汇聚之地,也是思想碰撞、文化交流的平台。在书展20年之际,姚燕萍在手写信中写道:“我愿继续追随书展的脚步,享受阅读带来的无限乐趣。”

成为书展的“荣誉读者”,是一生美好的回忆。2016年盛夏夜,胡漪雯最后一个走出会场大门,因而在阅读的旅程中获得了一枚荣誉勋章。如同心照不宣的夏日约定,她徜徉于书海,在字里行间跨越时空与作者交流,了解世界的丰富多面,透视人性的复杂多面,更遇见真实的自己。在上海书展迈向新一个20年之际,胡漪雯说:“期待上海书展继续带给我们启迪与感动,愿每一个被它滋养的灵魂,在阅读书籍的时光里收获勇气、幸福与生命的意义。”



上海书展与读者相约下一年 ©王凯



新演艺工作室

作者:赵玥

图片:受访人提供、王凯摄影

编辑:小开

©新民晚报文化部